- 歲末年初,抵制高利誘惑,遠離非法集資,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過一個平安祥和的幸福年!
-
近年來,全國各地非法集資案件頻發,集資手段層出不窮,更加隱秘,更具欺騙性。從過去已經爆發的非法集資案件分析,春節期間是親朋好友相聚的日子,同時也是非法集資的高發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慈善助學、精準扶貧、養老、旅游等旗號,通過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投資理財、股權眾籌、私募基金、電子黃金、網絡炒匯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欺騙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參與非法集資。非法集資嚴重破壞金融市場秩序,也使參與非法集資的當事人遭受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嚴重影響家庭和睦幸福,極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對此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現將社會公眾密切關注的一些非法集資知識告知如下:
一、非法集資是什么?
非法集資,即指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通過公開宣傳承諾給付回報,向不特定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行為。從以往查處的非法集資案件來看,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高額回報,引誘社會公眾上當;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編造虛假項目,欺騙社會公眾投資。
二、如何識別非法集資?非法集資通常用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具有一定誘惑性和欺騙性。
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以下幾點識別:
一是看套路。非法集資活動經常會打著響應國家政策、創新營銷模式、支持實體企業發展等旗號,以投資理財機構、P2P網絡借貸平臺、有色金屬交易所、科技網絡公司、金融租賃、汽車租賃等為依托,進行虛假宣傳。
二是驗資質。在參與投資理財時,要看機構是否有金融管理部門的金融業務許可證,只有營業執照不代表該機構可以吸收資金、投資理財。
三是比收益。相比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
四是多咨詢。廣大人民群眾可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就不得開展相關業務。
五是慎決策。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的下線目標。特別是中老年人面對高額回報的宣傳時,特別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投資前要和子女或朋友商議,及時識別風險。
六是強理性。增強理性投資意識,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能因所謂的“高返還”動了貪小便宜的念頭。高投資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范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
三、參與非法集資的后果是什么?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在取締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參與者存在損失本金、風險自擔、法律不保護的高風險隱患。
- 聲明:本網站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本網站亦不保證文章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靠性。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入市依據。凡據此入市者,風險和責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或者作者不希望轉載文章的,請及時聯系我們: wlfqp@xfqh.cn,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