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錢犯罪的罪與罰”系列報道|洗錢犯罪“魔高一尺”,司法辦案“道高一丈”
-

◆面對手段錯綜復雜、犯罪鏈條越來越長的洗錢犯罪,如何準確把握和適用法律將罪犯繩之以法,是辦案人員思考最深的問題。
◆地下錢莊已成為不法分子從事洗錢和轉移資金的主要通道,目前還出現了新型的地下錢莊。
◆2024年8月,“兩高”發布《關于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將通過“虛擬資產”交易列為洗錢方式之一。
從利用一臺投幣洗衣機洗錢,到利用地下錢莊洗錢,時至今日,洗錢犯罪呈現出的復雜性、隱蔽性,已遠超很多人的想象。
面對如此復雜而隱蔽的犯罪,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它會出現在普通人身邊嗎?其實,洗錢犯罪距離我們并不遠,已經滲透到生活的點滴之中。
可為什么難以發現呢?借助直播打賞洗錢,通過虛擬貨幣、游戲幣交易洗錢,賭場內通過“洗碼”幫助洗錢……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新業態的出現,洗錢手段也不斷翻新升級。犯罪分子利用新技術、新業態,給洗錢犯罪披上了隱蔽的外衣,讓發現和查處洗錢犯罪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從簡單到復雜,洗錢鏈條越來越長
反洗錢,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手段錯綜復雜、犯罪鏈條越來越長的洗錢犯罪,如何準確把握和適用法律將罪犯繩之以法,是辦案人員思考最深的問題。
2023年8月,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檢察院以阿奇(化名)等人犯貸款詐騙罪、騙取票據承兌罪、洗錢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其中,對阿奇洗錢罪的認定最為波折。他以給某公司申請信貸授信的名義,通過制作假章等,將他人存入銀行的3000萬元存單進行了虛假擔保,從而騙取銀行授信,開具了相應金額的票據。幾個小時后,他就聯系貼現中介,將票據層層背書貼現,最終所得資金大部分用于償還債務、支付中間人費用和個人消費揮霍。”該案承辦人、鼓樓區檢察院檢察官季蓉告訴記者,或許是因為錢來得太容易,阿奇花錢大手大腳,僅用來吃喝、直播打賞等就花掉100余萬元。
而且,讓人不解的是,在進行票據貼現時,阿奇并沒有找銀行辦理貼現,反而是找了多個民間中介進行層層背書貼現,所得資金在經過多個賬戶流轉后,多數又匯集到阿奇等人控制的個人賬戶中。民間貼現成本高于銀行貼現,但阿奇毫不在意,執意選擇民間貼現,支付的手續費達96萬元,遠高于銀行貼現利息。
“這一系列異常操作明顯具有掩飾、隱瞞上游犯罪所得來源和性質的目的,不是上游犯罪的自然延伸,而是自洗錢行為,應當與上游犯罪數罪并罰。”季蓉告訴記者。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檢察機關進行了全面審查和詳細論證,認為阿奇的行為已構成洗錢犯罪。
2023年10月,阿奇被法院判處相應刑罰。
“可以說,該案辦案難點之一就在于涉案資金流轉的鏈條太長。犯罪分子先是把票換成錢,這一過程就幾經倒手,然后又把錢經多個賬戶流轉,隱蔽性強,不易被發現。”經辦此案的鼓樓區法院法官吳志堅說,當前,洗錢犯罪的“鏈條化”特征越來越明顯,查處犯罪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記者了解到,過去,洗錢犯罪手段相對簡單,主要利用傳統行業洗白贓款。但現在,洗錢犯罪手段越來越復雜,贓款洗白的鏈條也越來越長,甚至還形成了專門的洗錢“流水線”團隊,通過將贓款“投入”金融市場,再在不同的金融產品之間倒手“轉換”,隱藏資金的真實來源,讓打擊洗錢犯罪面臨新的挑戰。
“此案發生后,我們指導轄區銀行全面梳理了相關業務流程及制度規定,并要求銀行機構強化員工合規教育培訓,持續保持內控案防的高壓態勢。此外,我們也進一步加強反洗錢知識宣傳,提醒社會公眾不能隨意出借、出賣銀行卡等,增強反洗錢意識。”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反洗錢處處長范海鴻告訴記者。
應對洗錢犯罪新挑戰,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從可疑交易線索移送到落實“一案雙查”工作機制,從加強對洗錢案件立案、偵查和審判活動的監督到建立健全洗錢案件會商機制,從深化反洗錢工作數據和情況的分析研判到提升全民反洗錢意識,如今,反洗錢的工作合力不斷凝聚,反洗錢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從線下到線上,洗錢方式不斷翻新
追逐利益的道路上,總有人迷失方向。一開始,或許未必想過觸碰法律的紅線,卻最終在利益面前失去了底線,成為犯罪鏈條的一環。
阿明(化名)便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是正常交易,沒有犯罪。”“只是前幾年做過虛擬貨幣交易,早就不干了。”審訊室里,阿明拒不認罪,辯稱自己從未幫助他人轉移非法資金。
事實真的如此嗎?故事還要從多筆異常交易講起。
2021年,金融機構在進行反洗錢監測時發現,阿明的銀行賬戶存在多筆可疑交易。
“我們初步進行了分析研判,認為可能涉嫌洗錢犯罪,于是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中國人民銀行上饒市分行反洗錢科科長袁軍告訴記者。
“這個案子涉及虛擬貨幣,但我們之前并未辦理過虛擬貨幣相關案件,法律適用方面擔心把握不準,壓力很大。”江西省上饒市公安局經濟偵查支隊三級警長于祺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提高偵查質效,明確偵查思路,他們邀請檢察機關依法介入該案。
公安機關偵查發現,2017年至2019年間,阿明等人在某平臺低價收購多類虛擬貨幣,然后以“某某錢莊”等名義,通過操作十多個銀行賬戶,將虛擬貨幣加價賣出賺取差價。
一筆筆資金往來看似正常,卻在一個名字出現時,暴露了洗錢的蹤跡。“我們注意到有一個轉賬的人叫郭某,此前有一個同名同姓的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會不會是同一個人呢?”于祺說。經過偵查,兩人果真是同一人,這也說明了,阿明等人用來購買虛擬貨幣的部分資金,很有可能是上游犯罪所得。
公安機關在進一步偵查中,發現了更蹊蹺的事情。郭某被立案偵查發生在2018年10月13日,而就在此前一天,郭某向阿明等人的賬戶多次轉賬購買虛擬貨幣,金額高達245萬元。阿明收到錢后,立即大量收購虛擬貨幣,并馬上將所收購的虛擬貨幣轉給了郭某。
“這明顯不符合常理。正常人投資虛擬貨幣是通過低買高賣來賺取虛擬貨幣價值波動的錢,但阿明賣給郭某的虛擬貨幣卻是即買即賣,不考慮漲跌,明顯是為了實現資金的快速轉移。”上饒市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門主任蘇劍宇直言。
證據面前,阿明終于低下了頭。“他當天轉了好幾筆錢買虛擬貨幣,我也意識到了這些錢極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資,但為了賺點錢,就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縱使時間過去三四年,阿明仍要為當年的錯誤買單。最終,阿明等人因犯洗錢罪,被法院分別判處相應刑罰。
在202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法有關負責人指出,地下錢莊已成為不法分子從事洗錢和轉移資金的主要通道,目前還出現了新型的地下錢莊,上游犯罪行為人通過地下錢莊利用虛擬貨幣、游戲幣等跨境轉移資產,涉案金額高、查處難度大。
犯罪黑手伸向哪里,法律就打擊到哪里。2024年8月,“兩高”發布《關于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將通過“虛擬資產”交易列為洗錢方式之一。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的王拓指出,司法解釋采用“虛擬資產”的概念,范圍更廣,不僅包含虛擬貨幣,也包括游戲幣、網絡域名等,而且與FATF(即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反洗錢規則相一致,這為相關部門依法打擊涉虛擬資產洗錢行為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從境內到跨境,洗錢犯罪日益猖獗
一根網線,可以聯通虛擬、現實兩個世界。借助互聯網的發展,一個“口令紅包”,竟也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成了洗錢的新“道具”。
江洋(化名)是一名毒販。一段時間以來,他都是通過從境外、境內購買毒品并轉賣給吸毒人員來獲利。2023年12月,江洋從境外購買毒品,并以3100元的價格賣給冬陽(化名),隨后該毒品從境外郵寄到中國境內。冬陽在取快遞時,被民警當場抓獲。
買毒品就要付毒資。在調查毒資去向時,辦案人員發現,這筆錢的流轉并不簡單。
“為掩蓋犯罪,江洋與冬陽都是通過某境外社交軟件聯系的。聊天記錄顯示,毒資是以第三方支付機構‘口令紅包’的形式給到江洋。”該案承辦人、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莊小茜說,江洋沒有直接接收這筆錢,而是將“口令紅包”轉發給了境外的大山(化名),讓大山代收這筆錢,之后再生成新的“口令紅包”發回給他自己。
為了進一步掩飾、隱瞞這筆錢,在“口令紅包”的發送上,江洋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由于“口令紅包”是由一組字符構成,江洋將其轉發給大山時,特意將其中的阿拉伯數字都替換成了中文大寫數字。“江洋經大山之手收取毒資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交易毒品’的范疇,他指使大山收取毒資后再向自己轉移的行為,客觀上已經切斷了毒品犯罪所得與毒品犯罪之間的聯系,應被獨立評價為洗錢犯罪。”莊小茜告訴記者,在加強對電子數據的固定并研判類案判決后,該院認為江洋的行為客觀上轉移了毒品犯罪的贓款,主觀上明知其行為具有掩飾、隱瞞贓款的來源和性質的作用,應按照自洗錢論處,與上游毒品犯罪數罪并罰。
自以為通過新型支付方式跨境轉移毒資絕不會被發現,沒想到,終是一場徒勞。因辦案機關還在江洋住處查獲多種待出售毒品,最終,江洋因犯走私、販賣毒品罪和洗錢罪被判處刑罰。
據了解,如今,第三方支付平臺、網銀轉賬等跨境支付結算方式給貿易往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被犯罪嫌疑人用來進行跨境非法資金流轉,洗錢犯罪的跨境性趨勢愈加明顯。
“應對洗錢犯罪的‘跨境性’,亟須加強反洗錢的國際合作。”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劉志偉認為,打擊跨境洗錢犯罪,司法機關應健全完善反洗錢國際合作制度,積極參與打擊洗錢犯罪國際合作,加強國際追逃追贓,提升跨境洗錢犯罪案件的辦理質效。
從簡單到復雜,從線下到線上,從境內到跨境,洗錢犯罪的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不斷增強。
然而,縱使再隱蔽,也逃不過恢恢法網。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協同各有關部門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案件辦理、加強犯罪治理,辦案數量不斷上升。
“我們要持續保持對洗錢犯罪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大懲處洗錢犯罪力度。”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副廳長貝金欣表示,檢察機關將一體貫徹反洗錢法和刑法“洗錢罪”等規定,依法懲治洗錢及相關犯罪,以高質效檢察履職護航金融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孫風娟 張雪瑩)
- 聲明:本網站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本網站亦不保證文章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靠性。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入市依據。凡據此入市者,風險和責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或者作者不希望轉載文章的,請及時聯系我們: wlfqp@xfqh.cn,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